日本國土面積雖小,但1.26億的人口基數決定了其同樣巨大的市場需求。人均GDP 3.93萬美元,人均線上支出1164美元,城市化率92%,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3%,與中國相鄰,相比歐美,日本市場確實是跨境賣家的巨大潛在消費市場。
其實早在幾年前,日本就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出海的重要目的地。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,注定是一個高消費力、高利潤率的大市場。
根據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的報告,2021年,日本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120億美元,全球排名第4。2021年,中國對日本出口貿易總額達1658億美元,同比增長16.3%。
目前,一些國內品牌,如美妝品牌花溪子、花之明、姿色,智能家電品牌田可、EPEIOS等,已經高調宣布進入日本市場,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
01新“藍海”:增長潛力大,購買力強,運輸成本低。
日本國土面積雖小,但人口仍超過歐洲多國人口總和,1.26億的人口基數決定了其同樣巨大的市場需求。2021年,日本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120億美元,但網絡零售僅占日本零售總額的10%,這意味著日本電子商務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。
人均GDP 3.93萬美元,人均上網支出1164美元,城市化率92%,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3%。與中國相鄰,與歐美相比具有物流時效優勢。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,大大縮短了跨境電商賣家的支付周期。種種條件讓日本市場成為中國跨境電商新的“藍海”。日本電商市場
02日本電子商務市場黃金月
除了電商市場規模大、消費者購買力強、運輸成本低等優勢,日本市場還因為銷售旺季而受到跨境賣家的青睞。從3月底開始,隨著日本浪漫櫻花季的到來,電商銷售的黃金月也慢慢開始了——賞櫻高峰期、日本女生節、開工季、搬遷季,催生了無數買家的需求。4月底至5月初,備受日本民眾喜愛的“黃金周”假期到來,旅游高峰期接踵而至。
每年七八月份,日本的煙火節都會如期舉行。在這項日本傳統文化活動中,人們會穿著傳統浴袍觀看煙火大會。太陽鏡、帽子、浴袍等商品在網上熱銷。9月開學季促銷來了,到了10月的敬老和賞楓季,11月的年終促銷季,12月的新年和滑雪季圣誕節,各種節點都成了電商的銷售旺季。
此外,大多數日本企業會分別在7月和12月發放年終獎,這也促進了消費。就日本市場電商的格局而言,主要是亞馬遜日本站、樂天和雅虎日本三家占據了日本幾乎30%的電商銷售額。
Statista數據顯示,日本在線銷售品類中,排名前三的品類分別是個人護理和食品、時尚產業和電子產品。在亞馬遜日本站,除了藍牙鍵盤、錄音筆、無線充電器等電子產品,廚房小家電、季節性產品、時尚服裝產品也很受歡迎。
在支付方式方面,信用卡和借記卡占日本在線支付的35%,貨到付款占在線支付的11%,電子錢包占在線支付的16%。其中,BNPL的支付方式在近兩年發展迅速。由于使用方便,它不僅受到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歡迎,日本家庭主婦也是BNPL支付方式的忠實粉絲。據調查,預計2021年日本BNPL支付將同比增長134.0%,達到100.095億美元。
03進入日本市場需要注意什么?
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”。想要進入某個市場,本地化運營+品牌建設是關鍵!
第一,要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定位;第二,要找準目標市場和品類;第三,結合自身優勢,實施品牌戰略;第四,承擔社會責任,以長期原則經營。
日本人向來以產品質量要求嚴格,顧客挑剔著稱。因此,跨境電商企業要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,嚴把產品安全質量關。眾所周知,日本其實是一個非常保守傳統的國家。對于日本消費者來說,品牌信用和忠誠度非常重要。
大多數日本消費者在購買某個品牌的產品之前,都會在網上了解很多產品信息,這就意味著跨境電商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店/網站和產品頁面,給消費者留下好印象。
日本有非常完善的國家財稅體系。日本海關對進口商品檢查力度大,監管嚴格。跨境電商企業必須遵守日本相關法律法規,遵守平臺政策,合規經營,謀求長遠發展。本地化也是跨境電商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在日本市場,本地化尤為重要。首先是語言的本地化。日本消費者對英語的接受度相對較低。產品包裝或說明書盡量不要用英文,平臺店鋪裝修、產品圖片盡量用日文,以適應日本本土文化。除了產品的本地化,本地化還應該體現在服務上,比如用細致周到的日式服務面對消費者。本土化也要體現在營銷上。日本的移動互聯網普及率很高。大多數日本人上班通勤時間超過半小時,他們在通勤期間頻繁使用手機。
因此,優化產品的手機頁面或手機上的廣告,可以幫助品牌提高曝光率,更快地建立好感。此外,日本消費者喜歡參與購物積分返利活動,跨境電商賣家也可以自主設計一些積分活動,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。